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数学大世界》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数学大世界》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1994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术交流、促进数学专业教育人才的快速成长,《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将隆重推出以面向大、中、小学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刊物,为广大数学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探究的交流平台。 《数学大世界》为月刊,国内刊号...>>更多

2018年7月刊

您的位置:首页 > 2018年7月刊

创设情境数学教学 让学生爱上数学
文章来源:《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8/7/6 阅读数:350

创设情境数学教学  让学生爱上数学

摘要课堂教学实践中,欢快活泼的课堂气氛是取得优良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学生情感高涨和欢欣鼓舞之时往往是知识内化和深化之时。创设情境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暗示或启迪,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从而顺利地解决问题,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情境教学;课堂教学;学习兴趣

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小学数学课程在培养人的理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方面应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我们认为,发挥数学课程在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中作用的重要前提之一是:使儿童不仅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同时也要使儿童亲近数学,喜爱数学,让儿童充分感受数学给他们带来的无穷乐趣,感受数学深刻而持久的影响,感受数学是他们精神生活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要做到这些,“情境”是一个关键词。200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30处提到“情境”,2011年的数学课程标准更是多达62处,这让我们充分感受到“情境”对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意义。课堂上恰当地合理有效地创设情境数学教学,使师生心情舒畅、身心愉悦地教与学,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才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数学教学情境的界定与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意义

情境即情景、境地,指的是生活或工作中遇到的情况。数学教学情境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依据学生具体学情和教学方法,应用一定教学媒体而特意创设的模拟生活上或工作中的某些场景。数学教学情境的创设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在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架起了重要的桥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的构建。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情境是十分必要的。注重情境创设,适度使数学生活化;根据教材特点、教学方法和学生的具体学情,在课堂上营造一种富有情境的氛围,让学生生动有趣地投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

2创设数学情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爱上数学学习

2.1创设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影响学习效果的诸多因素中最活泼的成分,它是渴望获得知识而积极参与的意向。当学习者对数学发生兴趣时,就会产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向,这种意向使得感知清晰,思维活跃,情绪稳定,意志坚韧,有利于学习的成功,而成功的快感又会进一步激发新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进入良性循环的轨道。

创设故事情境,趣中质疑,疑中生思,使学生产生浓浓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探究欲望。

“小数乘法”的教学。

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一段有趣的小故事,老爷爷卖苹果,他卖的苹果是1.51千克。有一位小朋友讨价:“老爷爷,这苹果太贵了,5元钱3千克卖不卖?”老爷爷说:“不卖!”

听完这一小故事后,同学们都笑了。

于是,老师马上问:“你们笑什么啊?”

学生13千克只用4.5元,如果卖53千克能多赚0.5元,老爷爷居然还不卖。

学生2:小朋友讲什么价啊?哪有这样讲价的,越讲越高!

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故事中的数学情境充分激活,学习的气氛越来越浓……老师恰到好处地作出小结:看来不学会小数乘法的知识是不行的。刚才大家都认为老爷爷很傻,其实啊,换一个角度想,老爷爷可能并不傻,他不贪图眼前的小利,讲究的是诚信经营。

教学“可能性的大小”一课,我先让学生边看“守株待兔”的动画课件边听这一故事。之后,我提问:“同学们,你们猜猜看农夫下一次还能捡到兔子吗?”学生汇报自己的想法后,我揭示课题:“看来,事情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可能性大小的问题。”这样的引入,寓意深刻的数学内涵于有趣的童话故事中,引人入胜。

2.2创设生活情境,体验知识的应用价值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课堂教学应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例如张齐华老师的课“圆的认识”。

师:对于圆,同学们一定不会感到陌生吧?生活中你们在哪儿见到过圆?

1:钟面上有圆。

2:轮胎上圆。

3:有些纽扣是圆的。

……

师:见过平静的水面吗?我们往水里丢进一颗小石子(播放课件,配以石子入水声),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激动地)水波、水纹、圆……

师:其实,这样的现象在大自然中随处可见,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伴随着优美的音乐,阳光下绽放的向日葵、花丛中五颜六色的鲜花、光折射后形成美妙环形山等画面一一展现在学生眼前)

师:从这些画面中,你找到了圆了吗?

生:(惊异地、感叹地)找到了!找到了!

师:有人说,因为有了圆,我们的世界才变得如此美妙而神奇。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圆的世界”,去探寻其中的奥秘!

张老师巧妙地创设生活情境,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自然现象,抽象出圆的形象,学生从中似乎已隐约触摸到了“圆”跳动的脉搏,圆的特征深深扎根在学生头脑中。

又如学习了“扇形的统计图”知识后,解决课后的练习题。教材呈现了两幅扇形统计图,分别是小华家两天消费各类食物所占的百分比,让学生分析两天的食物搭配各有什么特点,哪天的搭配更合理一些。此时让学生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既对每幅图中的数据逐个分析,又对两幅图中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既从数据分析给出小华家两天食物搭配的特点,又联系营养知识明白哪天的搭配更合理。

再如学习了“圆”之后,引导学生研究当有人在表演时,观看的人群会自然地围成一个圆,这是为什么等与生活密切相关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能力。

2.3创设问题情境,诱发学习动机

当学生对某一问题产生好奇或疑惑,就会产生探究的冲动。因此,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悬念或创设疑问,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从而产生学习的动力。

例如,在教学“一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考老师”。学生随意说出一个一位数乘两位数的算式,然后教师很快地说出答案,或是让学生在两个分别放着两位数卡片和一位数卡片的箱子里,任意各抽取一张,教师能很快地说出它们的乘积,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接着,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商店和菜市场里的营业员可以不需借助任何工具,就能很快地算出你所购买的价钱吗?”

教学中学生迫不及待地想解开这个谜,好奇、疑惑的情感迫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去获取新知,积极思索,学习热情自然高涨。

2.4创设操作情境,加深概念理解

操作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看、听、说、做等活动中获取知识,培养学习能力、发展思维。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操作教学情境,不但能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体化、形象化,而且有利于展示学生的学习过程,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使课堂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有序状态。

例如“长方体的认识”教学可以创设这样的操作情境。

教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口袋,请小组成员不许偷看,按顺序每人摸一次,看谁能又快又准地摸出长方体。

……

老师:你摸对了没有,你是根据什么来摸对的呢?

学生1:我觉得长方体的面摸起来是平平的,而小球摸起来是圆圆的。

学生2:长方体的边是直直的。

学生3:长方体顶点很扎手。

老师:看来,同学们都能根据长方体的特征,摸到长方体,恭喜大家!

通过摸长方体的动手操作活动,充分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把日常生活经验与长方体的认识有机结合在一起,学生在活动中学得知识,使学习变得容易。

又如在教学“一个数乘分数”时,教师为了让学生能直观地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本质意义,创设了如下的操作情境:

用课前准备的24根小棒,按下列步骤进行操作:(1)取出小棒的 2(1),并表述自己是怎样取的。(2)取出小棒的 3(2),并表述自己是怎样取的。通过两次直观的动手操作,学生深刻理解了“从24根小棒中取出其中的几分之几,就是求24根小棒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操作情境,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操作,初步达到感性认识,再通过讨论上升为理性认识,既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又培养了学生的理解、概括能力,教学目标落到实处。

2.5创设游戏情境,提高练习兴趣,让课堂活起来

无论哪种练习,大家都以笔算为主,练习形式呆板,致使学生失去练习的兴趣。因此教师可以根据练习内容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沉浸在一种愉悦的练习氛围之中,既能提高练习的兴趣,又能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如教学“比较数的大小”这一课时,老师把全班学生分成两大组,让学生派代表来抽数字卡片组成一个4位数进行比较大小的游戏,老师先规定了游戏的规则,假如有学生在抽卡片时有偷看现象,就马上退出游戏!

老师问学生:你觉得你抽什么数字就可以获胜?

学生1:当然是抽到数字大的卡片,我们就可以赢啦!

学生2:当然是抽到9就可以获胜!

老师:抽到9真的一定赢吗?

学生:把9放在最高位上,就有很大机会获胜,放在其他位,就不一定能获胜……

当游戏进行到抽最后的两个数字卡片时,学生的情绪更紧张了,学习的气氛更浓了。当学生代表抽到8,学生马上思考该放在哪个位上。有学生说:“放在最高位上!”有学生说:“不要放在最高位上,也许下一次抽到9,那9就不能放在最高位上了!”学生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整个游戏蕴含看丰富的数学韵味。这样就把比较数的大小法则背后的道理,由学生分析出来了。

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课程教学需要,创设其他各种教学情境,诸如创设问题情境,创设童话情境,创设辩论情境,创设探究情境等。

德国一位学者有过一句精辟的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都难以下咽。但是如果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在享用佳肴时,将15克盐全部吸收了。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融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需要融入情境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创设数学教学情境,贵在有价值。因此我们要积极创设能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能为课堂教学的内容服务,能体现数学知识本身的特点的有效情境,这样我们的教学就像美味佳肴那样,让学生学得有滋有味,让学生爱上数学!

参考文献:

[1]吴秋云,巧高教学情境 解决数学问题,[J]小学数学教育2016.12 27

[2]黄朝群,追录心中的阳光课堂,[M]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江苏教育出版社 493—500

[3]朱长青,体验:教学情境的本真追求,[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一期 6—9

[4]李新,创设情境、促进比较、鼓励实践—在扇形统计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5年第512—14

[5]潘丽,透析课堂情境创设的有效性—情境创设的误区与对策,[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0年第25—7

[6]生家琦,小学情境数学教学原理与操作要领,[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57—10

[7]创设有效情境 促进知识建构—用字母表示数教学设计,[J]小学数学教与学,2013年第1226--28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