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数学大世界》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数学大世界》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1994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术交流、促进数学专业教育人才的快速成长,《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将隆重推出以面向大、中、小学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刊物,为广大数学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探究的交流平台。 《数学大世界》为月刊,国内刊号...>>更多

2020年8月刊

您的位置:首页 > 2020年8月刊

想象作文写作的合理性及其实现
信息来源:《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20/8/20 阅读数:439

想象作文写作的合理性及其实现

程龙

摘要反思当今的想象作文写作,发现一些问题:认为想象作文等于鬼马行空,模式化的作文教学挤占想象的空间,应试取向的作文评价束缚了学生的想象,等等。为了更好地落实想象作文写作,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写作观,重新看待想象作文;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引发学生想象;建立多样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关键词想象作文问题合理性实现路径

对于想象作文的写作,教师、学生和教育评价者的观点各不相同。有些教师认为想象写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该鼓励和提倡。但有些教师认为学生的想象作文鬼马行空,偏离了作文写作讲真话、抒发真情实感的初衷。因此,在作文教学和评阅的过程中反复向学生灌输:想象作文是需要冒风险的,最好不要写想象作文。但是面对着一些越来越无话可写,无真情实感可言的“克隆作文”或者“模板作文”,教师又不禁抱怨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跑到哪里去了。本文针对目前想象作文写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阐明想象作文写作的合理性并提出相应的实践策略,以供参考。

1想象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学生而言,面对一些作文题目,若无想象,写出来的作文要么是无内容,要么是无情感。语言表达与内心思维之间始终存在着一定的距离,往往是词不达意。“要解决语言表达的痛苦,就必须要解决内心声音(思维)和言语声音(言语形式)的落差问题,使言语形式契合表达意向的结构图式。”但是反观目前的想象作文写作,无论是在认识观上,还是在具体实际的教学观上都未受到足够的重视。

1.1认识论上:想象作文等于鬼马行空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作文要讲真话,抒发真情实感。因此,有些教师认为想象作文在作文教学和写作中是不可取的。教师之所以认为学生想象作文不可取,是因为在他们的思想中认为学生的想象是漫无目的的幻想,是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虚幻。因此,他们在思想认识上抵制甚至是轻视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最突出的表现是,“近年来很多老师都强调作文要说真话、诉真情,写你在生活中亲眼见到、亲耳听到或亲身经历的,才能使别人读了真诚可信,文章才有感染力。诚然,有好材料固然是写好作文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在中学生的现实生活中,哪来这么多动人、曲折的故事,哪会有这么多好的材料呢?”侧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历毕竟有限,如果事事都讲亲身经验,那么面对学生没有经历过的作文题目时应该怎么办?

如果说源于学生经验的写作才是真实可信,那么我们有必要对经验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意识形成的经验只是施加在我们感觉刺激上的一小部分。“换言之,经验总是大于我们试图理解和呈现的东西。从来就没有对一件事情或某个现象的‘完全的描述’、‘客观的表达’或者‘原样的呈现’。”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作文写作中一定要再现真实真事是不是太严苛呢?有些作品的作者会创造一些人物来叙述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那么,这些作品应该被当作事实还是虚构呢?

1.2教学观上:模式化的作文教学挤占了想象的空间

在作文教学的开始阶段,“老师开始时是告诉学生哪些能写,哪些不能写,接着严肃地告诫学生只能这样写,否则‘别人’不喜欢,日久天长,学生渐渐就把自己放逐掉了。”教师的标准化作文教学模式或者权威观念,经过作文课堂教学传递给学生,久而久之影响了学生作文写作的态度。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会尽量回避想象作文的写作。然后,面对一个作文题目使劲回想老师平常在作文教学中是怎样教的,有没有模板可以套用。教师必须认识到规范化的作文教学,犹如硬币的两面,利弊共存。“规范性的东西是一柄双刃剑,它在教给学生如何写文章的同时,却不自觉地扼杀了他们写出好文章的可能。”作文写作是学生进行创造性想象和构思的过程,如果一味强调规范化的写作模式,无疑挤占了学生想象性发挥的空间。

最后,有些教师和辅导培训班的教师会鼓吹万能的写作模板。学生只要掌握了这种写作模板,对于任何体裁、形式的作文写作都可手到擒来。因此,就作文文体训练而言,“目前的偏颇是片面地把教学与学生毕业后在社会上的‘运用’简单地画等号,形成了‘文章泛化’,特别是‘实用文体泛化’的趋势。”困然而这种所谓的“实用取向”的作文教学模式,因其“实用”难免会排挤想象作文写作的空间。

1.3评价观上:应试取向的作文评价束缚了学生的想象

目前应试取向的作文评价模式,对于文章的第一部分该写什么,结尾部分要写什么,阅卷教师在审阅作文之前己经形成了心理预期。学生在写作之前,因为忌惮考试评价标准对作文得分的影响,因此为了保守起见,在写作的过程中也不敢进行大胆的想象。但是脱离了想象的翅膀,作文写作成了折磨学生的“凶手”。

“当下,我们的作文教学的着力点还放在‘生存写作’上,即满足学生的‘应试’之需。这种过度功利化的作文,往往有自己的‘行规’、‘招式’和‘套路’,日益被模式化、公式化,从而使写作的本真,距离人的心灵和生命越来越远。”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思考的是自己的作文如何能够取悦阅卷教师,而不是放在怎样才能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写作中学生内心真实情感的表达被外在的评价标准所钳制。这样的一种评价方式,无形中拉开了学生作文写作与自身心灵的距离,出现了言不由衷的无奈。

最后,作文评价中还存在着这样一种误区:“误以为作文教学就是运用语言表达的纯客观的技能训练,把立意的深度等同于道德伦理的伪神圣。”圈即有些教师会认为学生想象作文的立意是无病呻吟,哗众取宠,进而认为学生的写作立场有问题。教师会认为现实生活中有那么真实的事情可以写,但是学生偏偏要写一些想象、虚幻的东西。因此在进行想象作文评价时,往往忽视了学生作文立意的深度,对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是一种摧残。

2、想象作文写作的合理性

想象作文写作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和表达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因此,在作文教学和写作中,我们应该正视想象作文写作的作用,为想象作文的合理性营造生存空间。

2.1语文课程标准中的明文规定

虽然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了学生的作文应该表达学生自己的真情实感,但是对于想象能力的运用同样提出了要求。目前,在作文教学中存在着简单的彼此二元对立的思想,即认为作文真情实感的表达与想象力的发挥之间是彼此对立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要求:初中学生在写作中,要能“根据文章的内在联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进行扩写、续写”,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由此可见,课标中对学生进行想象作文写作非常重视。由国家教育部组织专家修订的2000年秋季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更从宏观高度明确要求写作主体志在“创意”,摒弃千人一面、克隆的无我之作。写作是学生现有内在思想的宣泄,通过文字外化。想象是学生内在思想的表达,而写作(文字)则是对学生内在情感的体现。

2.2作文写作离不开想象本身

作文写作本质究竟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了我们对想象作文的不同态度。有些教师认为作文写作的本质是对现实生活的真实记录,因此作文写作中容不得半点虚假的东西。但是,另有一些教师认为“写作本质是‘个人情意’的表达,是一种个性化的精神创造。”侧他们认为虽然写作源于生活,但是更注重个人的体验和精神感受。写作来源于生活,但是不仅仅局限于生活。想象写作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有感而发和超越升华。其次,我们必须认识到作文教学的目的并不是把所有的学生培养成作家、文学家或者新闻工作者等专业人员去教学生写作的。写作的本真指向始终是学生创造和表现自我。虽然学生作文不提倡像文学创作那样虚构,但其内容编排仍然离不开想象。作文写作的过程本身就是运用想象进行再创造的过程。

最后,教师之所以排斥学生想象作文的写作是由于思想上的禁锢。他们认为想象作文写作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学生的思想犹如脱,.的野马难以掌控。这对于目前强调规训和控制思想的校园文化教学环境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任何人都没有权利把自己打扮成、标榜成‘真理’或‘规律’的代言人而对别人的思想加以讨伐,必须禁绝任何人把一种解释非法地晋升为唯一正确的解释的企图。”作文写作是学生思想意识的表达,限制学生进行想象无疑阻断了学生创作的“源泉”。

2.3想象作文符合学生写作的心理预期

正如上文所述,想象作文写作的本质是学生创造和表现内心的自我。学生在作文中呈现的想象事物并非毫无现实根据的瞎编乱造。“心理学研究表明,想象是人脑对过去形成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所以想象的水平取决于表象的数量和质量,表象越丰富,想象要越开阔;反之,表象越贫乏,想象越狭窄。”可见,想象是基于学生己有表象的再加工。想象作文的写作是学生内心心理品质的再现过程。

作文写作无意识地流露出了作者的喜好。“我们讨论写作的想象,不是要表明语言表达是胡编或乱说。相反,提出‘虚构行为’这一观念的目的在于提醒大家,所有作品都有意或无意地反映了作者的偏见。作品既是陈述所理解的现象,也同样是陈述作者自己的理解。”圈想象作文的写作同样也表达了作者的偏见,表达了作者自己对待某一事物的所思所想。想象是思维的翅膀,只有展开想象的翅膀,学生的写作思维才会打开。通过想象作文的写作能够让学生达到“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的意境。

3、想象作文写作合理性的实现路径

由于对于想象作文的写作还存在着认识论上的误区,因此要想在实际的作文教学中贯彻想象作文的写作需要各方的努力。笔者认为,为了更好地落实想象作文写作教学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3.1树立正确的写作观,重新看待想象作文如上所述,想象作文写作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端正教师的思想观和认识观,对想象作文写作有一个正确的认识。首先,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想象的作用。想象(包括联想)是一切创造活动的前提,离开了想象,就无法进行正常的写作活动。然而教师对想象作文的态度会直接影响其对想象作文的教学,所以当务之急是教师必须正确认识想象。其次,还必须认识到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之间的关系。创造性的写作离不开创造性思维,而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就在于创造性想象的参与。创造性的想象使写作活动充满活力。最后,教师必须认识到艺术与想象之间存在着紧密的关联。文豪高尔基指出:“艺术是靠想象而存在的。”[13]德国著名哲学家黑格尔也说过最杰出的艺术本领就是想象。由此可见,想象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重要地位,要求教师在进行想象作文教学时应树立正确的写作观。

3.2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合理引发学生想象

想象作文之所以受到一些教师的批判,是因为他们认为想象作文写作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不利于学生真情实感的表达。但是这是对想象作文写作的一个误解。虽然有些作文内容脱离了实际,但这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思和超越。中国古代的四大名著《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哪一部著作不存在想象?但是这并不妨碍这些著作成为中国的经典名著。那么,为什么这些古典名著能够成为经典呢?因为虽然这些名著在写作的过程中运用了想象,但是这些想象具有现实的生活基础。“它们之所以强有力,不是因为真实,而是因为它们使听者或读者能够根据这些描述自行想象,从而使他们把这些描述纳入己经记住的经验整体中。”洲现代语文教育的先驱叶圣陶先生在1924年出版的《作文论》中从“人”“文”合一的视角亮出了现代作文教学的新宣言:“我们不能只思索作文的法度、技术等等问题,而不去管文字的原料—思想、情感等等问题。”文字的原料不是脱离写作者的现实生活的,情感和思想的激发也不是凭空而生的。“人”“文”合一的作文教学观要求作文中既能体现作者的现实生活,又能反映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

3.3建立多样的评价标准,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对于同一篇文章“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对于想象作文写作而言也是一样的道理。每一个人生活经历不一样,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看法也会不一样。因此,在进行想象作文写作的过程中才会出现千变万化的、绚丽多彩的作文。写作是学生内心情感的涌动,是心灵的表达过程。因此,不同的作者面对同一话题会写出不同的作文。但是,若作文评鉴还是采用统一的标准化评价,则无疑会妨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同时,建立多样化的评价标准。对于学生而言,因为标准是多元化的,因此在进行想象作文写作的过程中也不会因为担心不符合主流的作文评价标准而不敢进行想象。多元化的评价标准,有利于从根本上减轻学生想象作文写作的忧虑。只有这样,学生想象作文写作才不会因为评价标准的不配套而遭到粗暴的打压。

参考文献

[1][6]李乾明.作文教学的转型与动因[J].教育研究,2006(12):66-71.

[2]甘典扬.普通材料+合理想象=优秀作文[J].写作,2003(14):7-8.

[3][12][14]()戴维斯,等.心智交汇:复杂时代的教学变革[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42141141143.

[4]俞磊,韩诗雪.在写作中建立自由、独立思考的想象精神[J].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1(3):117-119.

[5]曹海明.语文教育观新建构[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216.

[7]黄金权.作文教学:从“写作体”向“生命体”回归[J].教育学术月刊,2010(4):103-106.

[8]李乾明.作文教学理性的突围[M].成都:四人民出版社,2002:13-16.

[9]彭小明.语文课程与教学新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32.

[10].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长沙:岳麓书社,2002:1-3.

[11]齐桂玉.让学生尽情地驰骋于想象的天空[J].中小学教育,2012(10):229-230.

[13]高尔基.文学论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47.

[15]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下册)[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352.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