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内搜索: 

关于我们

《数学大世界》杂志简介 简介信息: 《数学大世界》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创刊于1994年。为了进一步深化新课程改革,促进学术交流、促进数学专业教育人才的快速成长,《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将隆重推出以面向大、中、小学教师和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教学辅导刊物,为广大数学爱好者提供一个相互促进、共同探究的交流平台。 《数学大世界》为月刊,国内刊号...>>更多

2019年5月刊

您的位置:首页 > 2019年5月刊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信息来源:《数学大世界》杂志社官方网站 发表时间: 2019/9/7 阅读数:935

浅析小学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摘要:数学不开计算。计算能力是每个人必备的一项基本素质,是小学生进一步学习数学和其它学科的重要基础。因此,培养学生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的重要任务。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呢?教师应该采取灵活恰当的教学策略,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使学生的计算能力逐步提高。

关键词:提高;数学;计算方法;计算能力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它是学习数学的最基本能力,《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应该要求学生算得正确、迅速,同时还应注意计算方法的合理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的重要基础,是学生今后学习、生活及参与社会所必需的基本素质之一。实施新课程以来,我们发现,学生在计算方面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们重视了学生的动手实践、相互合作,关注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但却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以及实际计算能力的提高,或者说在计算教学这一块花的时间少了,导致学生在计算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

1小学生运算错误原因分析

随着儿童学习的发展,学生开始逐渐摆脱以实物来表征运算,而直接获得以符号表征的运算,他们的思维也由具体逐渐转为抽象。于是运算错误也就时常发生。错误的原因有很多,有知识方面的,也有心理方面的。现将学生在计算中的错误可以归纳为一下几点:

1.1概念不清

任何数学规则都是建立在一系列数学概念之上的,概念不清会导致对数学理解不清或张冠李戴,使计算出现错误。如:2600÷600=4……2在余数除法中,虽然运用了商不变的原则,但是却忽略了余数的位置,即将余数的处理与直接运算的方式相混淆了,致使运算错误。

1.2审题不认真

计算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往往不够,因此经常有些同学做完题目了可能连题目的要求是什么也不清楚。一旦出现问题,往往简单地归结为马虎或不认真等原因,以至于屡次出现同样的计算错误。而我们的一些老师在学生发生同样的错误时可能只会简单地说上一句“你真粗心啊”或是“下次 看题目要注意了”,而没有教会学生怎么样去审题,怎么样从平时养成仔细审题的良好习惯。

1.3学生算理不明,没有真正掌握计算方法

经调查,有部分同学在计算时的错误是由于不明算理,没有真正掌握计算的算法造成的。如100以内的连续退位减法,有的学生不能正确列竖式。由此可见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除了不良学习习惯造成以外,还有许多学生是由于对算理算法的掌握不够导致计算出错。

1.4缺乏比较意识

比较意识是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向。解题时往往解决问题的途径很多,这就要我们善于选优而从。有的学生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下去,即使繁冗也不在乎,认为做对就行了。如在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的过程中,在解题时,都是按照运算顺序,先算括号里面的,而忽视这道题可以考虑用乘法分配率来做较简单。有的老师在讲评试题时,忽略多种解法当中简捷方法的优先性。

1.5学生没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出错时由于没有良好的做题习惯。主要表现为:

1)书写不规范,看错数字或运算符号。在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有些学生的数字写得不端正,不规范,经常把数字写得自己也认不清了。因此书写不规范也是小学生在计算时常见的毛病之一。

2)做完不检查。我们在调查时也发现一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检查习惯,许多学生在做完题目以后就直接上交,造成了计算结果的错误。

当然,所有造成计算错误的原因并非孤立存在的,它们相互交错、互相影响。

2、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1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计算教学中,首先要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让学生乐于学、乐于做,教会学生用口算、笔算和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算得准、快的目的。讲究训练形式,激发计算兴趣。作为教师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由于计算题是由数和计算符号构成的,比较抽象,没有生动的情节,我认为习题形式应多样化:如选择题、判断题等;在练习方式上也尽量使其多样化,如接力比赛,抢答、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也可用数学顺口溜辅助教学。如:估算歌:要想快速验算,试着用用估算;先估估,后算算,四舍五入是关键;≈符号来连接,简便快捷真叫绝,使一些计算简便的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2加强基本训练,培养计算能力

2.2.1培养口算能力,注重训练质量

口算也称心算,它是一种不借助计算工具,主要依靠思维、记忆,直接算出得数的计算方式。《新课程标准》指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首先要从口算能力着手。

口算是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项基本功,是数学学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在平时的教学中,重视口算训练,打牢计算基础。如,10以内数的分解、20以内数的加减、表内乘除法等要达到脱口说出正确答案,这对提高运算准确性很关键。另外,根据不同年级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熟记一些使用频率高的有关数据,如中年级:25×4=100125×8=1000;这样都有助于提高计算速度,节约做题时间。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打好口算的基础就显得十分重要。

2.2.2加强估算训练,开拓学生思维

估算是对运算过程或结果进行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能力,其优点是简捷、迅速、流畅。估算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进行重新思考和演算,学生掌握了科学的估算方法,并能够灵活地运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和独创性都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而也提高了计算能力。

在低年级教数的概念之前,我首先会让学生对出示的实物估一估数量,再数一数,让学生逐步建立数的概念,增强估算能力。在教学“长度单位”后,可设计一些本身蕴含着估算价值的实例让学生练习。如一根黄瓜长约( ),门高约( ),一支铅笔长约15( )等。再如,103÷2 498÷5,你认为估算应该是多少?这时候就要把103看作100,把498看作500,这样就符合“凑整算得快,与精确结果相差尽可能小”的估算策略。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努力创设和捕捉一切可利用的估算教学的课程资源,加强估算方法的指导,让学生经历估算的过程,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估算方法,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向,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2.3掌握算理,注重方法

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法则、的推导过程,让学生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这样做比直接得出结论,然后通过死记硬背或题海战术要高效得多。

计算的过程中教师应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辨析,明确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以此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的影响,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克服负迁移的干扰。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越牢固,学习中可利用的因素就越多,知识的正迁移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我们可以加强记忆训练,促进短时记忆水平的提高结合实际的生活,以激励的方式训练他们记忆数字的能力,帮助他们在计算时记住数字,提高计算的正确率。我们还要加强针对性练习,设计对比训练,排除强信息的干扰。当然在教学时,我们不能忽视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4加强简算训练,提高计算效率。

简便计算是小学计算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性质、公式,合理改变运算的数据及运算顺序,使计算尽可能简便、快捷,提高计算效率。如,104×25,我们就可以借助于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把104分成1004,即104×25=1004)×25=100×254×25=2500100=2600。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加强简算训练,逐步增强简算意识,提高简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有的学生计算能力低,固然有概念不清,没有真正理解算理和熟练地掌握算法等原因。但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也是重要原因之一;有的学生审题习惯差,往往只看了一半就动手去做;有的学生书写不规范,数字、运算符号写的潦草,抄错数和符号;有的没有验算的习惯,题目算完便了事。

因此出现了同一次练习中,同样性质的题目,有的可能算对了,有的可能错的现象。所以要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习惯。因此,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做到认真听课,认真思索,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并做到先复习后练习,练习中刻苦钻研,细心推敲,不轻易问别人或急于求证得数。还要养成自觉检查、验算和有错必改的习惯。具体操作如下:

3.1养成良好审题习惯

在教学中,对学生应提出严格的要求,要求他们计算时要认真而仔细。除此之外,应给学生一些方法。如:计算的检查方法,我总结了以下几条:一对抄题,二对竖式,三对计算,四对得数。审题的方法是两看两思。即:先看一看整个算式,是由几部分组成的,想一想,按一般法则应如何计算;再看一看有没有某些特别的条件,想一想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学生按照这些方法去做,就能使计算有了初步的保证。

3.2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班级中学生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有的学生连书写都不规范,经常将9”写成“4”,“6”写成“0”等,所以要加强书写格式的指导。让他们去练字,尽可能地使他们的书写让人“看得懂”,做到少抄错题、不抄错题。

3.3养成良好检验习惯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做到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不能口算的要自觉地用草稿本,进行竖式计算,并要养成检验的好习惯。要给学生知道检验的方法,一般可以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关系来检验,还可以灵活地运用一些检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时,教师要有耐心,有恒心,要统一办法与要求,坚持不懈,一抓到底。

总之,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复杂的教学过程,要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达到熟练程度,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因此,教师要强化指导和训练,训的是算理,练的是准确性,我相信只要师生共同努力,坚持不懈必有收效!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1

[2]《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 孔企平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6

[3]《小学数学课程与数学》 杨庆余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8

[4]《数学教师教学用书》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 北京师范大学。


360 百度 中国知网 全网目录